我的事業在中國
——記生命科學專家徐榮祥教授
面對美國醫學界欲出2億美元買斷他的研究成果的誘惑,他拒絕了。
面對“給你美國籍”的承諾,他也放棄了。
幾度訪美,數不清的是誘惑。然而,為了讓中國生命科學范疇中的再生醫學處于世界前沿,徐榮祥教授毅然將研究成果帶回國內發布,他清醒地知道:我的祖國是中國,我的事業在中國。
(一)
現為美寶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的徐榮祥教授,1958年生于山東省沾化縣,大學畢業于青島醫學院醫療系。他目前的職銜很多,既是燒傷及燒傷外科教授,也是高級研究員,還是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務委員,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副主席,中國青年科協副會長,中國中西醫結合燒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1992年國務院授予他為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他的成就是給世界燒傷醫療技術帶來了一次革命。
在此之前,中國乃至世界各國治療燒傷普遍采用的方法都是干性療法。干性療法顧名思義就是將燒傷處用藥物或物理方法使創面干燥結痂再加以清創。更通俗一點,就是將傷者燒傷的皮膚扒掉,爾后再對傷者完好部位的皮膚進行削挖移植。這種挨了燒再挨扒挨削的痛苦,沒有幾個傷者能夠活著挺住。而所謂的“治愈”所留下的疤痕,也幾乎沒有幾個傷者能夠在心理上從容面對。
手指長個瘡,不去治瘡卻將整個手指頭切掉。內心一直將干性療法與殘忍相提并論的徐榮祥要向這種“破壞性療法”挑戰。
徐榮祥教授用南瓜,用兔子,甚至不惜將滾湯的水潑向自己的腿部搞實驗,終于,經過十幾年的苦心鉆研,燒傷濕性療法及其配用藥品問世了。
燒傷濕性療法是將燒傷組織立體式地暴露在濕潤環境內排泄再生修復的方法,它解決了臨床上治療燒傷創面疼痛、創面感染、創面進行性壞死以及深II度燒傷疤痕愈合的四大國際性技術難題,在臨床上成功地救治了許多大面積燒傷的病人。美國前總統布什委托駐華大使給我國衛生部門來函要求引進該項技術;意大利著名燒傷專家、國際燒傷雜志主編LUIGIDONATI教授稱燒傷濕性醫療技術將改變國際上沿襲多年的燒傷治療方法。目前,歐洲、東南亞、中東等都廣泛采用此法。中國醫藥在國際上得到如此承認,這在歷史上是尚屬罕見。
為了表彰徐榮祥教授為世界燒傷醫學所做出的杰出貢獻,1993年美國燒傷受難者基金會主席哈里·蓋納先生專程來北京,在人民大會堂隆重為徐榮祥教授頒發“人道主義獎”。據了解,美國“人道主義獎”是1978年設立的,每隔兩年發一個,從設立到今天,徐榮祥教授是第一個獲此獎項的“外國人”。
(二)
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近些年,人們對生命科學的研究已從對人體進行單純的外圍救治轉入到對人體內在生命機理的研究。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們意識到,人類相距成功的那一天其實還非常遙遠,生命工程的浩大繁復和神奇多變,遠遠超出了某些科學家的想象。沸沸揚揚的生命科學研究再次陷入沉寂。
然而,2002年8月16日,在世界的東方,在北京的中國科技會堂,徐榮祥教授鄭重宣布,由他帶領的美寶集團在前沿生命科學的研究上,不但跨越了體外器官復制移植的夢境,直接實現了組織器官的原位再生復制,而且還成功地形成了未來醫學——再生醫學的基本理論框架和醫療實踐體系,并取得了臨床的成功。這將使人類從根本上擺脫疾病的痛苦。
從燒傷濕性醫療技術到再生醫學,徐榮祥教授探索的腳步始終沒有停止。由他領導的科研隊伍最近又發現了一種具有特殊功能的細胞——潛能再生細胞。通過對這一細胞活動規律的實驗觀察,科研人員從分子層面上破解了生命延續的秘密:生命發育成體的過程中,原始和多能的干細胞在增殖分裂的同時,還產生不再繼續增殖但有增殖潛能再生的細胞。這些細胞在各組織器官的發育時參與形成各組織器官,以普通細胞形式存在于組織中。在人體形成后,隨著機體的代謝和功能發揮,組織器官中的功能和架構細胞不斷凋亡,形成空缺。這時潛伏在組織中的潛能再生細胞及時再生復制同種細胞,補充空缺,從而維持組織器官功能和生命的平衡。
徐榮祥教授的“生命之謎”,在醫藥學發展上,一改傳統“對抗”的醫學理念為順應生命和保障潛能再生細胞增殖修復生命物質來治療疾病,用組織器官自身生理修復機能來延續生命,從而可以實現人類健康長壽的夢想。
一位干細胞專家說:“這一研究,將使人類醫學研究向前邁進幾十年甚至幾百年。”
(三)
徐榮祥教授在科技醫學領域所取得的成果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電話和信件鼓勵,徐榮祥教授說,我是一名醫生,多少年來我一直告訴我的員工稱呼我“大夫”,其目的就是想以此來時刻提醒我集中精力發明研究出能夠獲得理想療效的技術和產品,解除病人的病痛,保障人類的健康。我研究發明的燒傷醫療技術盡管全世界的醫生正在用他來治療燒傷的病人,但我依然感到我的發明和創造還是太慢了。生命科學發展幾千年來,在醫療上并沒有實質性進展,一些所謂的進步只不過是提高了對疾病的檢測手段,很多醫生對待病人仍是“左手拿刀,用以切除器官組織換取生命;右手拿藥,以對抗的物質來對付疾病”。這些醫療思路和治療方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違背了生命的規律。而我們祖先創立的“天人合一、扶正固本”的醫學思路,正被所謂的現代文明所掩蓋。我在試圖改變這些,利用現代科學的手段,按照能夠順應生命規律的方法,進行生命科學的研究。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不倦的追求。
徐榮祥教授說,一個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因為他的成就,他在國際上發表演講或做報告的次數比較多,但每次都有一段“千篇一律”的開場白:“非常抱歉,我的英語水平和各位在座的朋友的漢語水平差不多,我用中文能夠表達清楚的東西、用英文不一定能夠表達清楚,但根據會議的要求,我還是用英文介紹個大概,如果有哪位朋友想進一步了解我所報告的內容,那么,我希望他認真而努力地學一下中文。”
(四)
科學應當是深奧的,但不應當是生澀難懂的。徐榮祥教授的每一次報告都通俗易懂,他這樣描繪再生潛能細胞的未來及應用:嚴重心臟病人不用再做搭橋手術,腎衰竭病人不用再換腎,糠尿病人不用再注射胰島素,那怎么治療呢,可以自我修復,或者用自己的細胞定做自己的器官。
徐榮祥教授宣布實現人體組織器官原位再生的消息,也引起了一些議論。某些人動不動就否定一切,如同當年否定愛因斯坦等一切偉大發明人物那群。但是,科學和人類的進步決不會在任何不善的非議和惡意的指責面前停步。生于孔孟之鄉的徐榮祥教授似乎更深諳此道,也似乎更具有文明的涵養和寬廣的氣度。面對議論,他說,利用細胞本身具有的再生功能,通過替換細胞來修復組織,恢復器官的功能,只要環境適當,就能夠讓壞死器官重新煥發新的活力,這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海魚放到河水里,別說長不大,活都活不成,而只要用同樣的水,小蝦也能成大蝦。
也許,用不了多久,再生醫學就能創造出偉大的奇跡。這不應當只是徐榮祥教授一個人的理想。它應當是生命科學家們不懈不悔、少爭論多幫助共進步的追求。
就在筆者采訪徐教授的2002年9月中旬,美國《科學》雜志在了解了徐榮祥教授公布的原位復制組織器官的內容后,特派專門記者從美國趕來,對徐榮祥教授進行了長達4個小時的專訪。這位記者專訪后稱,當今世界在干細胞的研究上尚未突破體外培養這一關,而徐則在原位和體外實現了組織器官的復制并形成了產品。他邀請徐榮祥教授能夠將這一科學成就在《科學》上發表出來,讓世界了解,同時他也希望徐榮祥教授再回到美國進行科學發布。但徐榮祥明確表示,我的研究和研究成果只屬于中國,因為我的祖國是中國,我的事業也在中國。